2014年中考語文調(diào)研測試卷
(滿分:120分,時量:120分鐘)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30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暫時(zhàn) 教誨(huì) 情不自禁(jìn)
B.畸形(jī) 輻射(fǔ) 得不償失(shǎnɡ)
C.膝蓋(xī) 機械(xiè) 滿載而歸(zài)
D.勉強(qiánɡ) 允許(yǔn) 稱心如意(chènɡ)
2.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
A.津津樂道 家喻戶曉 巧奪天工
B.專心致志 世外桃園 談笑風聲
C.拔山涉水 歷歷在目 鋒芒畢露
D.與日具增 載歌載舞 查言觀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2分)
①讀書不能一味貪多,要抓住有價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讀熟,讀透,讀出自己獨到的感受,這樣它才會化作你生命 的基礎。
②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上設置的綜合素質(zhì)考查, 只有一分,但意義卻很重大,參賽選手在復習備考時 不應掉以輕心。
③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一定要遵守我們的 ,不能出爾反爾。
A.堅實 縱然/固然 允諾
B.堅固 縱然/當然 承諾
C.堅實 雖然/當然 承諾
D.堅固 雖然/固然 允諾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山東的花生是全國產(chǎn)量最高的省份。
B.我校積極推進課程改革,開展多項綜合實踐活動,學生非常受歡迎。
C.據(jù)有關專家分析,今年冬春出現(xiàn)的旱情為建國以來所罕見。
D.“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難免沒有缺點。
5.用課文原句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2)但愿人長久,________________。(蘇軾《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
(3)窈窕淑女, 。(《詩經(jīng)?關雎》)
(4)《論語》中論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兩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以下(6)—(8)題只選做一題。(如每題都做,只記第(6)題的得分)
(6)海內(nèi)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東籬把酒黃昏后, 。 (李清照《醉花陰》)
(8)晴空一鶴排云上, ? (劉禹錫《秋詞》)
6.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橫線上,組成前后銜接的一段話時最恰當?shù)呐帕许樞蚴牵?SPAN> )(2分)
①當年,當“春天的故事”在神州大地講述的時候,美國《時代》周刊曾這樣形容中國所發(fā)生的巨變:“一艘航母在硬幣上轉身。”
②而今,當春雷滾過大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已不僅是萬紫千紅的春景,更有無限美妙的未來;涌動在人們心頭的,不僅有曾經(jīng)拼搏奮斗的豪邁感,更有向新的目標開拓奮進的責任感。
③過程何其艱難,令人驚心動魄;結果石破天驚,令人歡欣鼓舞。
4在新一輪改革的號角吹響后,億萬中華兒女已經(jīng)帶著從容和自信,從春天里再出發(fā)。
A.①②③4 B. 4②③① C. 4③①② D.①③②4
7.《水滸》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林沖和魯智深就是小說濃墨重彩刻畫之人。請簡要分析他們兩人的異同點。(4分)
異:
同:
8.某班組織了“在志愿活動中了解志愿活動”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以下任務。(8分)
(1)請用一句話概括下面選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3分)
2014年3月27日上午,巴陵廣場上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志愿者1對1陪同30名腦癱兒童暢游岳陽樓?!斑@些腦癱兒童由于身體的殘疾,平時很少有機會出門休閑游玩,因此特意組織孩子們開展了這次愛心助殘活動?!痹狸枠菂^(qū)博康醫(yī)院負責人朱燕春告訴記者,由于孩子行動不便必須有人陪同,因此該院與多背一公斤志愿者協(xié)會聯(lián)系,得到了志愿者的大力支持。岳陽樓景區(qū)管委會領導得知“折翼天使”的愿望后,當即做出了免除孩子門票的決定,并特意指派了兩名解說員全程解說。
(2)閱讀下面6則材料,探究一個結論。(2分)
1美國:政府扶持,立法保障,志愿者人均每周4小時義工,高于其他國家。
2英國:健全體制為志愿慈善提供全套扶持,也使相關組織機構得到有效監(jiān)管
3韓國:近1/5的韓國人都是注冊志愿者,形成涵蓋全國的志愿者服務系統(tǒng)
4新加坡:志愿組織與政府計劃相輔相成,為弱勢群體提供所需援助
5中國的志愿服務結合了我國的國情和傳統(tǒng)美德,在20世紀學習雷鋒的基礎上成長起來,是對學雷鋒活動的繼承和發(fā)展。
6據(jù)聯(lián)合國有關機構統(tǒng)計,全球志愿者數(shù)量已達到3—5億,工作時間每年累計超過150億小時。
(3)小陽是大二學生,想?yún)⒓又驹刚呋顒?,他的媽媽怕這樣耽誤學習,如果你是小陽,你將如何說服媽媽?(3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26分)
(一)綠化帶哪能高于馬路
十多年來,我國在城市設計和建設方面,偏離了中國古代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原則和做法,去不切實際地追求西方國家已摒棄的豪華建造模式。比如公路設計,路邊的綠地都應該低于機動車道路面,以利接納地表徑流。但我國當今的公路路邊與路間的綠地設計大部分是先壘砌花崗巖道牙石,然后將泥土壘于其中,再種植植物。但是大家想想,古人講“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植被地帶需要水分,把綠地建得那么高,土壤得不到水分,自然就需要人工去澆水,水帶著泥沙往低處流,就到了機動車道上,在車輪的碾壓下,發(fā)生路面揚塵是自然的事。
好在近幾年,我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些環(huán)境友好型的設計。比如山西大同,種植了很多植物,而且有的機動車道設計科學了很多,路邊的綠化帶低于機動車道路面。這樣,綠植帶吸納灰塵和地表徑流的作用就得以實現(xiàn)。
在美國我還看到一些新的設計,有一座城市沒有把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之間設計成綠化帶,而是鋪成了一個稍低于路面的透水地表,是用表面粗糙的花崗巖石塊鋪砌的,石塊間的縫隙約一指寬,縫中填充的是細石礫,這樣的縫隙具有極好的吸塵和透水功能。
地表是大地的皮膚,硬化地面會使地表沒有了毛孔,導致天地不通,雨水和灰塵無法進入地下,內(nèi)澇和霧霾就會增加。所以,鋪設地表時,一定要留出縫隙。我在德國看到一個廣場用混凝土磚鋪就,磚塊間有約1公分的縫隙,縫中填有顆粒狀碳渣物質(zhì),這樣的廣場地表吸塵透水性很好。在古代中國,鋪地留縫的做法延續(xù)了上千年,比如中國古人鋪砌的磚地、石板地、卵石地、碎石地等,都能讓灰塵和雨水直接入地,保持地表干凈。蘇州園林還用磚塊、瓦片、陶片等鋪地,這樣的地表刮風不起塵。
如果我們的社區(qū)、學校等的建筑設計恢復到古代中國的這種思路,那么周圍的環(huán)境可能會好一些。(文/李皓)
9.讀罷本文,在設計城市綠化帶時,說說你知道能使環(huán)境更好一些的好辦法。(2分)
10.第1段畫線句子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1.第1段加點詞語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二)“不讓皺紋刻在你心上”
新東方以英語教學立校,但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曾經(jīng)兩度高考落榜,第一次高考英語成績只有33分。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始人馬云同樣兩度名落孫山,第一次高考數(shù)學僅得1分。從高考的落榜生,到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他們的故事讓人感慨:一個人改變命運的最佳法寶,就是奮斗。
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奮斗才能實現(xiàn);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奮斗才能鑄就。在賡續(xù)千年的文化瑰寶里,“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等價值追求,鼓舞著仁人志士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臥薪嘗膽”、“懸梁刺股”、“聞雞起舞”等故事更是家喻戶曉,讓無數(shù)人從識文斷字那一天起,就懂得了奮斗的價值和意義。
宏大建構如國家的復興之夢,具體而微如百姓的幸福之夢,奮斗都應該是圓夢的底色。然而現(xiàn)在,“不相信奮斗了”卻也讓一些人奉為信條,“靠奮斗不如靠政府”成為一些人的生存哲學。有的秉持著“奮斗無用論”,認為向上流動渠道不暢,階層固化、社會板結,奮斗的結果還是鎩羽而歸;有的認為靠個人奮斗不如靠經(jīng)營關系,有關系、有門道、關鍵位子上有自己的人,是獲得成功的終南捷徑;有的抱著“等靠要”的思想,總想著免費午餐,總盼著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總惦記著一夜暴富、不勞而獲……凡此種種,莫不讓人唏噓,假如人生沒有奮斗,生活還有什么趣味?
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樣,“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否定奮斗的價值和意義,實際上是在為放棄努力找借口,為得過且過尋安慰。如果投機取巧的心態(tài)占據(jù)內(nèi)心深處,一夜成功的欲望充斥想象空間,不僅個人會失去前行動力,社會也會因此丟掉生機活力。無論是行業(yè)發(fā)展、企業(yè)崛起,還是家庭和睦、個人前途,都需要投入聰明才智,都需要付出真誠勞動,個人奮斗才是最終決定力量。個人若不努力,即便機會再多、所供者足,也只會白白浪費;即便平臺再好、所靠者多,也不會終有所成。
“如果額頭終將刻上皺紋,你只能做到,不讓皺紋刻在你心上。”電影《中國合伙人》中的這句臺詞讓不少人感嘆不已,正因它巧妙地訴說著,奮斗的人生不會老。(文/李 拯)
12.本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2分)
13.下面兩句話的在文章中的含意是什么?(2分)
(1)奮斗都應該是圓夢的底色。
(2)不讓皺紋刻在你心上。
14.第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三)袁隆平改稿
1民諺說,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二靠袁隆平。當年,80多歲的鄧小平夾著一支煙,搖著頭,抿著嘴說,中國農(nóng)村改革,這個發(fā)明權是農(nóng)民的。第一次見到袁隆平,是他75歲的時候,我跟他說了這句大實話,袁隆平也夾著一支煙,也搖搖頭,也抿著嘴說,“我只是做了一點點工作,一點點?!?/SPAN>
2再一次見到袁隆平,是8年之后的2013年1月。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寬額頭,小平頭,古銅色的臉;依然是紅格子棉布襯衫,深色休閑褲;依然是精神爽朗,睿智逼人,舉手投足一點都不像個80多歲的老人。
3一見面,老人同幾年前一樣,順手從茶幾拿起一包紅色中華煙。
4這次來,我們帶著清樣,是請袁隆平審定有關他的一篇文稿。就是在這篇文章里提到,袁隆平戒煙了?!半y道又‘復辟’了?”我說出自己的疑問,袁老樂呵呵笑著,打開煙盒,抽出一支煙:“告訴大家,我已經(jīng)正式戒煙64天了。這個是給客人抽的。”他舉著煙,每人問個遍抽不抽。而后才坐下來,聚精會神地看稿,竟不帶老花鏡。少頃,聽他說,“錯了一個字,這是‘身價’,不是‘身家’”,便拿起筆改正了;一會兒又聽他自言自語:“我夢見的是谷粒像花生米那樣大,不是花生那樣大,哪有那么大,這個‘米’字丟不得”,邊說邊拿起筆在“花生”后工工整整加了一個“米”字;“這個字也不確切”,一直低頭看稿的袁隆平抬起頭,“我夢見的是自己躺在稻穗下乘涼,說躺在‘水稻’下面不準確?!?/SPAN>
5一般情況下,名家、領導的文稿大都經(jīng)過層層把關,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審看大樣,不過走一個程序,簽字畫圈甚而點頭即可。袁隆平卻沒有這樣。他看稿時,竟像小學生對自己的功課一樣嚴謹認真,改正的這幾個字無論語義還是修辭都恰到好處。我心頭悄然一顫。上面說的袁隆平做的這個夢,大凡采訪過袁隆平、寫過雜交水稻的都熟悉,都描述過,我也在《見到袁隆平》這篇文章中用過?;貋砗笠环瓩z,大報小報、長稿短稿居然都是說“袁隆平夢見的谷粒像花生那樣大”、“在水稻下面乘涼”。不覺赧顏,隨后分明感到一種常人很難有的精神從袁隆平改稿時那如同雕塑般的身體里溢出,充盈在我的四周。這是一種什么精神呢?是科學家對待事業(yè)的那種一絲不茍,是圣教徒對待經(jīng)典的那種敬畏虔誠。
6我又想起上次袁老為我們題字的一個細節(jié)。他一筆一畫寫著,老人是讀老書的,不習慣簡化字,當寫到“讀者”的“讀”字時,看他停筆思索,我們提醒是“言”字旁加“賣”,他將信將疑,硬要查字典看簡化了的這個字到底是怎么個寫法。
7論名氣,袁隆平是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名動天下;論學問,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滿腹才學,建樹豐碩;論經(jīng)歷、意志和信念,可謂風霜雨雪,九死而不悔,硬是從一條坎坷的泥巴路,一直走到腳下鋪滿紅地毯;論貢獻,為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做出的成績功勞響當當。就是這樣一個人,閱改一份不滿3000字的文稿、為題寫幾個字而正襟危坐,如此仔細到近乎苛刻,一點都不含糊。(文/郝 安,有刪改)
15.本文主要寫了袁隆平四件事,請簡要概括。(4分)
16.袁隆平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17.第4段加著重號的“復辟”一詞的含義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分)
18.這篇文章浸透著作者深摯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請以第5段為例作簡要分析。(2分)
19.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7段中畫線的句子的表達效果。(2分)
三、古詩文閱讀(14分)
(一)《公輸》節(jié)選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公輸盤不說。( ) ②吾義固不殺人。( )
③子墨子起,再拜( )④義不殺少而殺眾( )
21.用“/”為下面句子畫朗讀節(jié)奏。(只畫一處)(1分)
宋 何 罪 之 有
2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2分)
夫子何命焉為?
23. 墨子見到公輸盤,就請他幫助自己去殺人,而且進一步說可以“獻金”,其真正的意圖是什么?(3分)
(二)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①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jīng)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 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24.詩歌首句提及的“遷客”當指西漢賈誼,作者借他來表達自己的什么心情?(2分)
25.《唐詩直解》評此詩“無限羈情笛里吹來”。江城五月,恰逢初夏,當然無梅,可是耳聞笛聲吹寒,不覺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飄飛。作者運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2分)
四、作文(50分,其中書寫含5分)
26.請以“向著美好奔跑”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詩歌除外,問題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現(xiàn)與考生相關的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字數(shù)不少于600。
參考答案
1.(2分)C
2. (2分)A
3.C
4. C
5. (8分,每空1分)(1)長風破浪會有時(2)千里共嬋娟(3)君子好逑(4)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天涯若比鄰(7)有暗香盈袖
(8)便引詩情到碧霄
6.D
7.異:魯智深疾惡如仇,脾氣火暴,路見不平,見義勇為,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林沖一直安分守己,循規(guī)蹈矩,最后是在萬般無奈,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被逼上梁山。同:①曾是朝廷軍官 ②俠肝義膽 ③意志堅定,反對招安 ④武藝高超,有勇有謀。
8.(1)加入志愿者并開展義務服務活動成為一種全球時尚
(2)義工1對1陪護30名“折翼天使”游覽岳陽樓
(3)媽媽,志愿者是指利用業(yè)余時間不為任何報酬參與社會服務的人,他們關愛他人,無償奉獻,以愛心傳遞著人類社會守望相助、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正能量,我加入志愿者行列,善良的媽媽心底一定是支持的,你只是擔心我耽誤了學習,媽媽你放心,我一定科學分配時間,而且,媽媽,幫助別人能快樂自己,良好的情緒對我的學習會更有幫助的。
9.(1)綠化帶應該低于機動車道路面(2)可以用稍低于路面的透水地表代替綠化帶
10.作詮釋,解釋說明綠化帶應該低于機動車道路面的原因。
11.不能刪去。因為去掉了“大部分”就變成了我國我國當今的公路路邊與路間的綠地設計都是先壘砌花崗巖道牙石,然后將泥土壘于其中,再種植植物,與事實不符。第2段所述事實就是證明。
12.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奮斗才能實現(xiàn);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奮斗才能鑄就/奮斗都應該是圓夢的底色/
13.(1)奮斗是實現(xiàn)夢想的前提(條件)。(2)奮斗的人生不會老
14.既引出“奮斗”論題,又是證明主要觀點的事實論據(jù)。
15.把自己的貢獻說成做了一點點工作;在自己戒煙的情況還給客人準備了煙;像小學生對自己的功課一樣嚴謹認真改稿,改正的這幾個字無論語義還是修辭都恰到好處(改稿);在別人提醒“讀”的繁體怎么寫時,查字典弄清“讀”簡化體怎么寫。
16.謙虛、平易近人(熱情)、嚴謹認真、好學。
17.抽煙,也說明作者與袁隆平交流氣氛是輕松活潑的,從側面表現(xiàn)了袁隆平的平易近人。
18.從修辭的角度講,本段采用對比、比喻、設問等修辭手法,突出袁隆平做任何事的嚴謹認真。從表達方式講夾敘夾議,特別是“像小學生對自己的功課一樣嚴謹認真,改正的這幾個字無論語義還是修辭都恰到好處”“ 是科學家對待事業(yè)的那種一絲不茍,是圣教徒對待經(jīng)典的那種敬畏虔誠”這些議論文字把作者深摯的情感較好地渲染出來,增加了感染力。
19.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袁隆平是一個享譽世界、建樹豐碩、執(zhí)著不悔、貢獻卓越的人,突出了其為閱改一份不滿3000字的文稿、題寫幾個字仔細到近乎苛刻的可貴,反映了他嚴謹認真的一貫品質(zhì)。
20.①通“悅”,愉快,高興 ②堅決 ③兩次 ④堅持道義(以……為義)
21. 宋/何罪之有
22.先生對我有什么指教呢?
23.真正的意圖在于步步激怒公輸盤,逼使他說出“吾義固不殺人”一類的話來。
24.用賈誼的不幸來比喻自身的遭遇,抒發(fā)了詩人遷謫之感、去國之情,流露了無辜受害的憤懣,含有自我辯白之意。
25.詩人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通感交織,描繪出與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蒼涼景色,從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國懷鄉(xiāng)的悲愁情緒。